各界热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定位”

2020-10-19 15:31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击量:

“定位更高,要求更高,目标也更高。”10月17日,谈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经济组副组长丁任重用三个“更”来描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全新定位。

在他看来,相比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此次明确“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从“在西部形成”到“带动全国”,并增加“新的动力源”等表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有新的提升。

针对新的定位和表述,省内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展开热议。

更高定位

站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布局

“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认为,这次明确提出“带动全国”,是对西部地区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重要性的强调。

在盛毅看来,成渝地区是辐射西部的重要经济腹地,要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成渝地区,但其经济实力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比差距很大。这也意味着发展潜力大,若能和东部发达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就能在“双循环”特别是内循环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进一步认为,新提法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更加重要、区域功能更加高级。

一方面,在西部打造全国的增长极,表明党中央是站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布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另一方面,从单一增长极的定位到增长极和动力源并重的定位,表明党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期望大大提高,更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更高要求

要审视自我在国内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角色

“更高的定位,要求成渝地区要将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自身发展与辐射发展、区域发展与国家发展高度结合。”蔡之兵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要自我审视,更要审视自我在国内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扮演的角色。

盛毅认为,成渝地区目前确实存在产业雷同现象,但目光放到国内和国际,这种雷同并不是问题,“比如,两地都有外资企业布局的笔记本电脑组装产业,这种雷同提供了产业共同做大规模、深度挖潜形成区域特色的机会。”

省发展改革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处副处长卢小甫认为,要从生产端与市场端(消费端)去认识提法变化带来的要求,“从两端来说,成渝地区具备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条件。”

“我们要摸清家底,才知道怎么去适应新要求。”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谭焱心认为,成为带动全国的新的动力源,首先要找到区域内的动力源在哪儿。在他看来,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未来十余年的产业布局和人才资源储备都很好,要着力这些地区的人才培养和资源倾斜;还要找准全球范围内的优势产业,引导培育行业独角兽作为支撑。

“打造新的动力源,创新恰恰就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四川应着力提升包括基础研究能力、技术攻关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在内的四个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更高目标

站在全国角度谋划思考自身“带动全国”的责任

“规划是行动的第一步,目光一定要长远。”谭焱心建议,瞄准新定位,要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又应着眼于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一定要站在全国的角度去谋划,去行动,才能实现‘带动全国’的目标。”谈到如何行动时,丁任重一连用了六个“大”——发展大产业、培育大市场、构建大平台、增强大科创、突出大保护、形成大都市圈。

行动已经展开。“从生态保护区域责任来看,保护一江清水是行动目标,重中之重是针对跨境河流,构建上下游协调联动机制。”省河长制办公室主任、水利厅厅长胡云说。9月18日,川渝两地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已完成组建,下一步,两省市将再次摸清跨境河湖家底,逐步实现“一河一策”、一张清单管两岸、管上下游。

作为四川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是宜宾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而全力打造的高能级平台和高质量增长极。“三江新区将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针对性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宜宾市三江新区管委会主任、临港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兰宏彬说。(记者 罗之飏 徐莉莎 王成栋 雷倢 王吉南 宁宁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