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巴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规划信息 > 区域规划

汇聚强大合力 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2020-09-04 16:07 来源: 巴中日报

为确保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有力保障,《中共巴中市委关于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活跃的市场主体体系、广泛的社会参与体系。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田清旺认为,这几方面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强化党的领导和高效的组织体系,在议事协调方面可以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地落实;活跃的市场主体体系,可以使巴中的市场和产业更有效地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广泛的社会参与更有利于形成共识与合力,更能高效地推动融入。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合作对接机制

市委《决定》指出,加强组织领导。市委成立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发挥统筹谋划、议事协调职能,研究专项规划、政策措施、重大项目,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组,负责推动各重点领域任务落实。建立健全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地区对接协调机制。根据国家规划纲要和国、省“十四五”规划、重大专项规划,细化制定巴中实施计划及行动方案,推动重点任务逐项落地。强化考核激励,把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综合考评,加强督查考核、效果评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中央的重大部署,区域内每个地区的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建立这种政府的领导组织和对接机制,是对重大战略部署落实的惯例。例如京津冀经济圈,就有政府间领导小组形成合作对接机制。

建立合作对接机制是打造任何一个经济圈必不可少的一环。相比国外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民间联盟合作,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的领导组织和对接机制,比资本主义市场更具有协调和对接的能力,并且更直接、更顺畅、更方便,且交易和沟通成本更低,更容易达成合作意向和合作项目。

当前,巴中正争取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光靠市场主体力量肯定不够,需要官方认同,与成渝进行官方对接。

市委对《决定》的说明中,也明确加强组织领导方面的重点,包括强化市委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和议事协调职能,建立健全对接协调机制,跟进衔接国家规划纲要和国、省“十四五”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及时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巴中落地落实。
    依靠市场主体,产业才能真正融入

市委《决定》中强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重点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运营,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在各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国内外建设大型经济圈的经验,融入经济圈必须要有产业的融入,才能带来经济效益。没有市场融入(或产业融入)的融入,必然缺乏经济效益,实际上是一种“零融入”,对地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带动作用。而产业的融入,必须依靠市场主体。

目前,巴中的市场主体还未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融入度。鉴于巴中产业基础较薄弱,省委指出的“产业协作配套基地”这一明确定位,为巴中指明了发展方向。

缺乏像成渝地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是巴中成为成渝地区产业协作配套基地的短板,需要市场主体来激发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发展蓄能;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深合作交流,在对接医疗、养老、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和非盈利项目方面,争取达成战略合作意向;通过谋划推进一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集中力量攻坚推进,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老区振兴发展实效。

对于巴中而言,后发是一种劣势,也是一种优势。需要主动学习,借鉴别人先进的经验、方法,扩展眼界,从实际出发,学习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更需要凝聚各方力量,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各界的桥梁纽带作用,激发公众参与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动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